沈 琪
据报道,近日记者走访银川市多家学校周边的小商店时发现,有些食品竟然是无生产日期、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的“三无”产品,而这些“三无”食品多包装奇特,售价便宜,颇受学生欢迎。
虽说校园及其周边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监管的重中之重,但和校内食品安全监管相比较,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管难度显然更大一些。毕竟,“正规军”的场所和人员都是固定的,方便管理监督,在供餐企业的选择上也是“万里挑一”;而校园周边的食品店大多都是商户自营,商家或是缺乏食品安全意识,对进货来源及生产日期不加重视,或是抱着侥幸心理与监管人员玩起“躲猫猫”,只顾自己牟利不顾学生健康,这都让学校周边成了“三无”食品问题的高发区。
食品安全大于天,孩子健康无小事。守护学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就一定不能让学校周边成为食品监管盲区和“法外之地”。市场监管部门要划出“严管区”,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户的日常监管,将不达标的小食品“踢出”市场,守好校园周边食品安全。除此之外,学校和家长也要重视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,提高他们辨识不合规食品的能力,做到自觉抵御诱惑。